掛圖內容:
冬季養(yǎng)生食療原則與常用藥膳(一)
冬屬水,味屬咸,主于斂藏。冬季腎氣旺,其飲食宜減少咸味的攝入。因為過食咸味可使腎氣亢盛而伐心火,增加心病的發(fā)生率。
根據(jù)“秋冬養(yǎng)陰”的原則,這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。但在這個大原則下,還是應分清體質:陽虛者補其陽,陰虛者補其陰,氣血虛者補其氣血;濕熱質之人,則進補宜慎。此外,如如何處理好補陰與補陽,有兩個主要原則:一是必須按此人的體質而定;二是陰陽雙補,陰中求陽,陽中求陰,但有所側重。具有壯陽功能之食物有:羊肉、鹿肉、海馬、韭菜、核桃仁、麻雀、蝦、泥鰍等;滋陰食物有:芝麻、木耳、松子、牛奶、免肉、鴨、蜂蜜、魚鰾、燕窩、蛤蜊肉、山藥等。
玉竹百合瘦肉湯
功 效:滋陰潤燥,調和五臟。
材 料:玉竹、百合各30克,豬瘦肉300克,生姜2-3片。
烹制方法:玉竹、百合用清水洗凈,稍浸泡;豬瘦肉亦用清水洗凈,整塊不用刀切;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,加入清水2000-2500毫升(約8-10碗水量),武火煲沸后,改為文火煲約2.5小時,調入適量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。豬瘦肉可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。此量可供2-4人用。
宜 忌:宜秋末冬初之際飲用,尤其適用于陰虛質之人;痰濕質之人不宜多服。
肉蓯蓉蓮子羊骨湯
功 效:糍陰補血,益腎強陽。
材 料:肉蓯蓉25克,蓮子50克,芡實50克,陳皮1/4個,羊脛骨750克,羊肉250 克,生姜3片。
烹制方法:各藥材均洗凈,稍浸泡,蓮子去心,陳皮去瓤;羊脛骨洗凈,飛水(即放進開水鍋內稍滾片刻,再沖洗凈),再用刀背敲裂;羊肉切成塊狀,亦飛水。然后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,若嫌臊膻味可加當歸2片,加入清水3000毫升(約12碗水量),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.5小時,調入適量食鹽與生油便可。此量可供3-4人用。
宜 忌:宜冬至過后飲用,尤其適用于陽虛質之人;濕熱質之人慎用。
掛圖說明:
中醫(yī)食療,是指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,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病的一種方法。它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:(1)經驗豐富、行之有效;(2)方法獨特、簡便實用;(3)飲食有節(jié)、調理合理、(4)辨證施食、個體調整。
中醫(yī)食療,源遠流長,是我們祖先遺留的寶貴文化遺產,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身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。食療作為一種安全有效強身措施,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防病治病和康復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它不僅在預防疾病中起著積極的主導作用,而且在治病和康復過程中配合藥物的作用,輔助藥物達到愈疾病的目的。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中醫(yī)食療再興起,其前景遠大,必將為人們的健康長壽作出更大的貢獻。
此系列8幅圖片,根據(jù)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氣候特點,制定了相對應的食療方案,適應性,針對性都比較強,適合懸掛于中醫(yī)院文化宣傳的各個位置。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© 2005-2025 企業(yè)文化與文化墻可視化制作專業(yè)平臺│掛圖大師 版權所有,并保留所有權利。
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(qū)荷光路 (免責聲明):本網站部分文字和圖片素材搜集自互聯(lián)網,部分轉載文章及圖片在搜集時沒有發(fā)現(xiàn)“信息來源”、“作者”等信息,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權益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
電話:18925107903 傳真:020-856621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