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掛圖內容:
中國麻將的來源
麻將牌(又稱麻雀牌)是由明末盛行的馬吊牌、紙牌發(fā)展、演變而來的。而馬吊牌、紙牌等娛樂游戲,又都與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娛樂游戲——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甚至是“血緣”關系?,F在流行的棋、牌等博弈戲娛,無不是博戲的基礎上發(fā)展、派生、演變而來的。
古博戲始于何時,準確年代很難說清。據《史記》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,博戲的產生至少在殷紂王之前。
我國最早的博戲叫“六博”,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,箸是一種長形的竹制品,相當于今天打麻將牌時所用的骰子。
據《顏氏家訓·雜藝》所載,可知博戲又分大博、小博。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。小博的玩法在《古博經》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。
方法是:兩人相對坐,棋盤為12道,兩頭當中為水。把長方形的黑白各六個棋子放在棋盤上。又用魚兩枚,置于水中。比賽雙方輪流擲瓊(即骰子),根據擲采的大小,借以決定棋子前進的步數。棋子到達終點,將棋子豎起來,成為驍棋(或稱梟棋)。成為驍的棋,便可入水“牽魚”獲籌。獲六籌為勝。未成驍的棋,就稱為散棋。驍棋可以攻擊對方的棋子,也可以放棄行走的機會而不動,散棋卻不可。
2、此系列掛圖的優(yōu)點和長處:
麻將是中國的國粹,我們大多數人都愛打麻將,但鮮有人知道麻將的起源,歷史。此套麻將文化掛圖。真實祥細的描述了麻將在中國的形成和轉變,如果您購買了此系列,您的顧客來到麻將館不僅使心情得以放松,更能學習到麻將的歷史。使大家能對麻將有重新的認識,能體會到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。進而對您的麻將館產生良好的印象。從而將您的麻將館和其他人的麻將館區(qū)別開來。即使是您的員工天天置身此處,也不會認為她只是一個端茶倒水的服務員,而會感覺她在為繼承和發(fā)揚中國的國粹而盡力。
21世紀麻將館和麻將館之間的竟爭,也不僅僅是價格之間的竟爭,而是硬件、地段、服務等等的竟爭。最終將是文化的竟爭。
本系列掛圖共6幅,由掛圖大師精心設計,采用中國傳統(tǒng)圖案及素材,且風格統(tǒng)一。是麻將館文化不可多得的裝飾品。
3、掛圖延伸:
4、此系列掛圖適合安裝的位置:
此套麻將掛圖適合張貼于 棋牌室的走道、大廳、麻將室的房間內。
5、此系列相關:
麻將的基礎花樣源於明代的紙牌“馬吊”。顧炎武《日知錄》中說:“萬歷之末,太平無事,士大夫無所用心,間有相從賭博者,至天啟中,始行馬吊之戲。”同時代的寧波文人李鄴嗣有《馬吊說》,支持上述觀點。值得注意的是,馬吊紙牌的花色中有“萬字”、“索子”和“文錢”三種,基本與麻將的花色栩同,但是打法不一樣。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優(yōu)惠價:¥10元
© 2005-2025 企業(yè)文化與文化墻可視化制作專業(yè)平臺│掛圖大師 版權所有,并保留所有權利。
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(qū)荷光路 (免責聲明):本網站部分文字和圖片素材搜集自互聯網,部分轉載文章及圖片在搜集時沒有發(fā)現“信息來源”、“作者”等信息,如果涉及侵犯您的權益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。
電話:18925107903 傳真:020-85662199